放弃Habitify,用WF记录习惯养成

这是对上一篇笔记:使用决策模型选择打卡APP:以Habitify为例的跟踪记录。在深度体验Habitify一个月后,我最终决定放弃使用Habitify,同时包括放弃使用所有的打卡应用,转而将打卡管理并入到WF里。因为在深度体验期间,我再次认识到我对打卡应用的态度与对任务管理应用的态度是一致的:我没有单独使用应用管理任务和打卡的需求,更没有移动端管理事务的需求。

我不是没有任务管理和打卡的需求,相反,我对任务管理和打卡的需求很强烈,以至于单独的应用不能满足我对管理的需求,而必须附着于笔记应用之上,才能实现将每一个任务、打卡的上下文打通;才能对每一个任务、打卡的各环节打通。

重新评估使用Habitify的经验

当初挑选打卡应用时吸引我的有两点——打卡和数据化,而随着我的深入使用反而变得不再吸引。

Habitify应用截图

打卡

诚然,打卡是一种习惯。由于我日常使用桌面端的频率很大,并且用WF管理一切的习惯,这与打卡习惯产生重叠而变得累赘。例如为了打卡会经常打开Habitily打卡或者确定是否打卡;而为了避免出现遗忘打卡的可能,会在WF上进行提醒记录,这种记录一来为了提醒,二来更是为了之后的管理。这降低了打卡应用的存在感。

WF上的清单管理实例截图1

数据化

在开始使用Habitify时,我还对Habitify的数据化和可视化有着一丝奢求,现在看来那都是不经思考的纯粹想象。由于打卡的场景实在太小,甚至支撑不了泡沫。在打卡几天后就意识到Habitify关于数据的复杂界面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我重视的数据其实只有“次数统计”和“打卡情况”两点,这只需要一个活跃日历就可以满足,甚至像现在使用WF打卡一样不需要可视化。更重要的是,在对打卡数据复盘时,这个过程与WF的联系过程显得繁琐,需要导出数据再导入。庆幸的是由于我需要的数据并不复杂,这对在WF里进行打卡记录的过程更加流畅。

WF上的清单管理实例截图2

结束

从这次体验Habitify的过程,再次让我认识到:如果一个具备管理性质的应用不能实现与其它应用的“关联”,这个应用对我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因为它无法进入我的Workflowy里,也无法融入到我的Workflow里。

这样,我对移动端的需求又减少了一样。


这是第08/50篇笔记


updatedupdated2023-12-222023-12-22